為了保證產品衛生和保護員工安全,食品生產廠員工被要求佩戴一次性手套。這本是員工規范化管理的舉措,但實際情況是,即使廠家已經為員工配備了手套,各類衛生安全問題仍頻發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員工不規范使用手套造成的。
常見手套使用不規范行為
1.食品包裝車間,員工手套破損不更換。食品包裝過程中,常使用大型器械進行流水線式作業,一方面,破損的手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,無法抵御切、割傷害;另一方面,破損手套的碎片易混入食品包裝盒中流入市場,引發食品安全事故。
2.已拆封的一次性手套不按規定存放。手套應存放在清潔衛生、陰涼通風的環境中,避免受到污染,也可防止老化加快。但很多員工將手套與個人物品、零食等雜物堆放在一起,根本無法保證食品衛生。
3.廢棄手套未回收管理,員工亂丟亂放。廢棄后的一次性手套常出現在員工的工服、清潔用具存放區、器械設備下方等。不僅損害車間整潔的環境,也不利于廢棄手套的回收管理。
規范使用一次性手套需引起重視
在食品加工過程中,不規范使用一次性手套會引發更大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,且對員工來說起不到應有的防護作用。
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,必須引起社會各方的足夠重視。我國頒布的法律法規中已有相關規定:我國食品安全規章條例里明確指出,佩戴手套前應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;手套應清潔、無破損,符合食品安全要求;手套使用過程中,應定時更換手套,且更換手套前要重新洗手消毒;手套應存放在清潔衛生的位置,避免受到污染。
除了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,政府部門還應加大監督力度,定期走進食品加工廠檢查規范;工廠負責人也應該做好員工培訓和宣傳工作,提高員工規范使用一次性手套的意識,做好員工手套使用、回收管理工作;社會各界也要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,對不符合規定的食品加工廠予以曝光。